《中外公路》
中国铁建人邓勇:走在复兴路上的“筑路人”
中铁建华南总部党委书记、总经理邓勇摄
中新社, 广州, 六月 第三名:邓勇 中铁建:“筑路者”走复兴路
作者孙秋霞
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时,邓勇总是用“我们的三代老铁”是开场白。邓勇现任中国铁建华南总部党委书记、总经理。他在铁路兵营长大,毕业后成为一名筑路工人。
从业30年,邓勇足迹海内外,参与建设青藏铁路、成昆铁路、本格拉铁路在安哥拉,莫桑比克的纳卡拉走廊铁路……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。
“我们是典型的‘来不来,走后留一条路’。”我们常常来不及走自己搭建的火车轨道,然后就赶往下一个铁路前沿。”邓勇最近一直在接受。新网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。
邓勇(左)和前安哥拉本格拉省省长何塞多斯·安霍斯(右)照片提供
翻山越岭完成“超级工程”
1991年,刚从中国计量大学毕业的邓勇被分配到中铁十八局.在铁路施工现场担任见习技术员。吊钢筋、卸水泥、挖桥墩基础、挖混凝土……几乎什么都搞定了。经过几个月的培训,他开始专注于工程测量。
邓勇介绍,中国早期的工程测量远没有现在的GPS坐标定位那么简单。将蓝图变成工程实体需要大量的现场测量和计算审查。
邓勇在工作的头几年参与了多项隧道工程的建设,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。 “一般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去测量,中午太阳强的话,会造成误差。只能在山上等太阳落山,经常用方便面填饱肚子。” ”邓勇说。
在中国铁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,中铁建人“在山上开路,在水里架桥”,遇到问题,创新探索,取得成效。解决方案。
1990年代,中铁十八局负责建设三峡对外交通公路木鱼草隧道。隧道长3,610米。这是当时我国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。隧道博物馆。
“三峡工程举世瞩目,外面没有路,设备材料进不去,所以必须修对外公路。我们在修建木鱼草隧道的时候”,我们发现隧道是在被撞击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,没有人知道这个洞穴有多深。
对于隧道施工队来说,岩溶溶洞问题一度成为绊脚石,邓勇也想了很多办法。数万立方米,增加成本。所以我们想出了在隧道里建一座桥的计划。”
邓勇坦言,很多时候,做工程项目,需要自己研究创新,否则很难成功完成项目建设。例如,团队在负责青藏铁路护栏施工时也遇到了困难。
青藏铁路最高标高的轨道面标记为5072米,邓勇指出,在这种情况下,一是施工难度大,说话不能呼吸急促;二是如果涂了防腐涂层,如果系统做得不好,栏杆容易生锈,毕竟昼夜温差大,辐射强。
“像这种防腐材料,如果在河北涿州生产,距青藏线数千公里。为了节省成本,我决定将工厂设在格尔木。把工厂搬到工地,其实从那时起就扩展到了全国。”邓勇说。
邓勇参加的每一条国内铁路都记忆犹新。每次坐火车穿过这些隧道,他都希望火车慢一点,这样他就可以看看了。
邓勇一行到成都地铁施工现场指导工作,受访者提供图片
p>越过海洋输出中国技术
2003年,中国铁建响应国家“走出去”号召,开拓海外市场。在邓勇的带领下,中铁二十局实施“海外优先”战略,先后完成了巴基斯坦卡拉高速Ⅲ项目和秘鲁安第斯国道项目。
巴基斯坦卡拉奇-拉合尔公路三期工程是巴基斯坦政府投资规模最大、线路最长、情报水平最高的公路。它全长230公里,连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拉合尔。拥有近1亿人口的重要城市,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邓勇还记得,刚到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时,街道狭窄,交通混乱,贫民窟两旁是帐篷,商场和餐馆门口都有武装人员守卫。令人不安……
“当地政府给我们每个人都指派了一名保安,每天晚上7点都不让我们出去,安全问题尤其难以想象。”邓勇说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邓勇鼓励团队在就业中勇于创新、大胆尝试,培养了一批属于中铁二十局的巴基斯坦技术人员,推动了中铁二局的顺利发展。该项目。
最后,400多名中国员工和8000多名巴基斯坦员工并肩作战。历时27个月,提前80天完成建设任务。这条公路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卡拉奇之间的通道。瓜达尔港的主要交通线。
邓勇坦言,开拓海外市场极其困难,每个国家在语言、文化、宗教、国情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,单就标准而言,存在一些争议。
上一篇:北海市惊现最大的户外公路免费停车场,就在湖
下一篇:没有了